产品中心
产品目录
PRODUCT CATALOG

全国中草药分布数字化互动沙盘
产品描述
♦ 东北寒温带,温带区
本区包括黑龙江、吉林两省、辽宁省一部分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,大部分属于寒温带和温带的湿润和半湿润地区,是我国重要的林区和我国北方重要药材产区,有“世界生物资源金库”之称。
本区药用植物达1600多种,药用动物300多种,矿物类50多种。植物类药材有五味子、人参、细辛、天麻、党参、赤芍、升麻、北苍术、关防风、黄芪、关龙胆、甘草、地榆、柴胡、黄芩等。动物类药材有鹿茸、刺猬皮、麝香、蟾酥、哈蟆油等。
♦ 华北暖温带区
本区包括辽东、山东、黄淮海平原、辽河下游平原、西部的黄土高原和北部的冀北山地,区内中药资源丰富,品种多,产量大,平原广阔,药材生产潜力大、生产水平高,有药用植物1 500多种,药用动物500多种,矿物类30多种。
本区的华北平原包括海河、黄河、淮河等河流共同堆积成的大平原和辽河平原,是我国主要农业生产基地和家种药材的主产地,大面积栽培的药材有:地黄、金银花、怀牛膝、连翘、薯蓣、白芍等。
本区的植物类药有昆布、海带、金银花、蔓荆子、瓜蒌、香附、北沙参、黄芪、麻黄、防风、黄芩、淫羊藿、仙鹤草、玉竹、黄精、柴胡、地榆、党参、远志等。动物类有阿胶、牛黄、全蝎、刺猬皮、土蟞虫、斑蝥、五灵脂、牡蛎、海马等。
♦ 华中,华东亚热带区
本区包括华东、华中的广大亚热带东部地区,位于我国三大阶梯中的最低一级,以低山丘陵为主,湖泊密集,气候温暖而湿润,冬温夏热,四季分明,分布大量水生、湿生药用植物和相应药用动物。
野生药材面广量大,栽培药材质优量多,是我国道地药材“浙药”、“江南药”和部分“南药”的产区,有药用植物2500多种,药用动物300多种,矿物类50种左右。
本区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包括江汉平原、洞庭湖平原、鄱阳湖平原、苏皖沿江平原、长江三角洲和里下河平原。湖泊星罗棋布,水生植物丰富,有莲、芡实、菖蒲等。丘陵地区野生药用植物有丹参、玄参、牛膝、百部、何首乌等。
本区主要是冲积平原的耕作区,气候适宜、土质好,适用于多种药材的栽种,仅沪、宁、杭及黄山等地栽培的药材就达1 000种。主要有:地黄、山药、禹白附、郁金、白芍、牡丹皮、白术、薄荷、延胡索、百合、天冬、菊花、红花、白芷、广藿香等。
本区植物类还有山茱萸、侧柏、乌药、茯苓、厚朴、吴茱萸、木瓜、钩藤、杜仲、银杏、大血藤、淡竹叶、前胡、桔梗、浙贝母、泽泻、金银花、明党参、党参、川芎、防风、怀牛膝、补骨脂等。动物类有珍珠、蟾酥、地龙、鳖甲、龟甲、僵蚕、蜈蚣、水蛭、蝉蜕等。
♦ 华南亚热带,热带区
本区位于我国最南部,包括广东、广西、福建沿海及台湾省、海南省,位于世界热带的最北界。该地区气候温暖,雨量充沛、年降水量1 200~2 000mm。典型植被是常绿的热带雨林-季雨林和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。土壤是砖红壤与赤红壤。本区生物种类丰富,高等植物就有7 000种以上,药用植物5 000种,药用动物近300种。
本区的东部地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,是我国道地药材“南药”“广药”的产区。主要药材有:槟榔、儿茶、广防己、巴戟天、山豆根、益智、砂仁、鸦胆子、广藿香、广金钱草、鸡血藤、肉桂、八角茴香等。
本区动物类药材有海龙、海马、蛤蚧、金钱白花蛇、蕲蛇、蜈蚣等。
♦ 西南亚热带区
本区包括云贵川重四省、陕西、甘肃南部及湖北西部,地形复杂,海拔多为1500~2000m山地,气候具有亚热带高原盆地的特点,多数地区春温高于秋温、春旱而夏秋多雨,土壤为红壤、黄壤、棕壤。
由于地形复杂形成不少垂直气候带,中药资源极其丰富,是我国道地药材“川药”、“云药”和“贵药”的产区,有药用植物约4500种,药用矿物200种,药用动物300种,主要有麝香、豹骨、熊胆、乌梢蛇、蕲蛇等。
本区的秦巴山地区包括秦岭、大巴山、龙门山、邛崃山南段、鄂西北武当山等地,以及汉水谷地,植物区系丰富多彩,素有秦巴药乡之称。秦岭一带药用植物资源丰富,据调查有241科994属,主要有黄芪、天麻、杜仲、远志、山茱萸、党参等。
神农架素有“植物宝库”之称,有药用植物1800多种,如黄连、天麻、杜仲、厚朴、八角莲、小丛红景天、延龄草、重齿毛当归、南方山荷叶等。
本区四川盆地土地肥沃,是栽培药材的重要基地,如渠县、中江芍药;石柱黄连;江油川乌;合川使君子;灌县、崇庆泽泻、川芎;绵阳、三台麦冬;叙水、珙县巴豆等。
♦ 西北温带区
本区包括黄土高原本部、内蒙古高原西部、河西走廊和新疆,冬季严寒而漫长,夏季温暖而不长,日照充足,日温差很大,降水量少,且分配不匀,多风沙,是我国降水最少,相对湿度最低,蒸发量最大的干旱地区。
植物区系以多年生、旱生、
草本植物占优势,植物种类比较贫乏。其中西北荒漠草原和荒漠地区包括内蒙古西部、宁夏和甘肃北部,新疆的准噶尔分盆地、塔里木盆地,青海省的柴达木盆地等,周围被高山围绕,降水很少,是世界上著名的干燥区之一。药用植物有新疆阿魏、伊贝母、枸杞子、锁阳、肉苁蓉、甘草、麻黄、银柴胡、软紫草等。
西北山地包括天山、阿尔泰山及祁连山等,位于草原或荒漠地区内。天山主峰高达5000m左右,北坡由于受西来的湿气流影响,气候较湿润,植物垂直分布明显,植物比较丰富,大约有2500种,主要药用植物200多种,有黄芪、软紫草、天山党参、雪莲花、新疆缬草等。
本区植物类药材还有多裂阿魏、阿尔泰金莲花、红景天、大黄、甘肃贝母、雪莲花、龙胆、知母、升麻、冬虫夏草等。动物类药材有羚羊角、马鹿茸、全蝎、刺猬皮、麝香、五灵脂等。
“西藏的气候,由于地形、地貌和大气环流的影响,独特而且复杂多样。气候总体上有西北严寒干燥,东南温暖湿润的特点。气候类型也因此自东南向西北依次有:热带、亚热带、高原温带、高原亚寒带,高原寒带等各种类型。
在藏东南和喜马拉雅山南坡高山峡谷地区,由于地势迭次升高,气温逐渐下降,气候发生从热带或亚热带气候到温带、寒温带和寒带气候的垂直变化。中药材有冬虫夏草、雪莲、藏红花、红景天、胡黄连、大黄、穿山甲、手掌参、灵芝等。
产品留言